南投褐釉磚陶硿仔
南投褐釉磚陶硿仔
TW-4-05-26-0-D-0285-1~-3
此組硿仔製作年代為日本時代(1895-1945),產地為南投,材質為磚陶。其以手拉胚成形,最寬處位於口部,施褐釉,肩上有一圈黃釉圈紋,為南投燒的特色。硿仔是早期用來裝盛食物的器皿,其口沿平折,使拿取時讓雙手有著力點,因此較為方便搬動,又因其口沿與器身間成直角,故又稱為「角缽」。
硿仔有一種大小成套的販售法,數個硿仔一組,由大到小套疊燒製,一般將這樣套組的產品稱為一「吞」,形容大的硿仔吞入小的硿仔的樣子,十分生動,也體現了早期人民命名口語化的特色。

製作者:不詳
生產年代:日本時代(1895~1945)
產地:南投
尺寸:1- 直徑(D)17.5 cm 高(H) 18 cm
2- 直徑(D)18 cm 高(H) 16 cm
3- 直徑(D)15.5 cm 高(H) 13.5 cm
重量:1- 2.56 (公斤kg)
2- 2.49 (公斤kg)
3- 1.42 (公斤kg)
